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中医药 > 中药专业 > 中草药汇编 > 中药大典 > 果实类 > 吴茱萸
编号:11085536
辟瘴防疫吴茱萸
http://www.100md.com 2005年1月1日 《家庭中医药》 2005年第1期
    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曾写过一首绝句:“独在异乡为异客,每逢佳节倍思亲。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”诗人在九月初九重阳佳节之时,吟咏了一首怀念远方亲人的佳句。由于其词语清淡,情深意挚,从而成为脍炙人口的千古之作。

    吴茱萸,又名淡茱萸、吴萸,是芸香科植物吴茱萸接近成熟的果实。那么,它到底是否能辟邪呢?其中有一则故事可资证明。明代时,浙江淳安县夏中乡一带,瘟疫四起,全乡居民尽皆染病,惟独院内井旁有吴茱萸的鲁姓老药农家安然无恙,得以幸免。1933年春,夏中乡珠塔村又一次发生疫病,来势极凶,转眼20多人命归黄泉。全村居民找到鲁家后裔鲁大良,向他求药医治。鲁大良急用上坞坑泉水给其饮服,果真是水到病除,村民们饮了此泉水后,男女老少都得康复,蔓延的疫病也被制住了。从此夏中乡一带村民视此泉水为“神水”。其实,这“神水”是用吴茱萸的叶、花、果、根浸泡后渗出来的泉水。由此可见,吴茱萸确有辟邪防疫之功效,古人将它誉为“辟邪果”、“辟邪翁”,并非溢美之辞。

    祖国医学认为,它性味辛、苦,温,入肝、肾、脾、胃经。有温中散寒、疏肝理气、降逆止呕、燥湿定痛的功效,凡感受寒邪所引起的各种病症,用它治疗,均可获得较好效果。《本草纲目》中说:“茱萸性热,能散能温,苦热能燥能坚,故所治之症,皆取其散寒温中,燥湿解郁之功而已。”而九月九日,正时值寒秋,用这种热性药物,来预防和治疗因寒邪侵袭所致的疾病,是很有其科学道理的。

    据现代医学研究表明,吴茱萸含有挥发油、生物碱、苦味素等成分。挥发油中主要是吴萸烯、吴萸内脂;生物碱中有吴萸碱、吴萸次碱、吴茱萸素等。据实验表明:吴茱萸煎剂对霍乱孤菌(瘟疫病之一)、绿脓杆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一些常见的致病真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。能驱肠胃气体及抑制肠内异常发酵。特别是它内含的挥发油,成熟时散发出的芳香之气,可辟秽除邪,防疫免灾。

    此外,吴茱萸还是“四陈药”之一,它具有久储不变味、不生虫,经久储后药力愈加强劲等特点。

    选方:1、治头风:吴茱萸30克,水500毫升,煎取200毫升,以绵纸拭发根。

    2、治牙齿疼痛:吴茱萸煎酒含漱之。

    3、治口疮口疳:吴茱萸适量研细末,用醋调抹足心,亦可治咽喉疼痛。

    4、治湿症:吴茱萸30克、乌贼骨肉1克、硫黄6克,共研细末备用。湿疹患者渗出液多者撒干粉;无渗出液者用蓖麻油或猪板油涂抹,隔日1次,上药后用纱布包扎。

    5、治轻度高血压:吴茱萸20克,研细面,每晚睡前用好米醋调成面团贴双侧涌泉穴。晚贴晨取。7天为1疗程。用药期间经常测量血压的变化,若血压仍高,可再用1疗程。

    6、治腮腺炎:吴茱萸10克、冰片3克,共研细末,用米醋调成糊状敷患处,包扎固定。24小时1换。, http://www.100md.com(叶水泉)